欢迎登陆中国当代佛教网-故事网!

微博 微信 欢迎关注
中国当代佛教网公众号
客服

注册 登录

网站导航

站内公告:

热搜:禅宗文化  禅宗公案  禅宗祖庭  禅宗智慧

禅宗文化

当前位置 :首页 > 禅宗文化

五门禅概述

发布时间:2018-09-21 14:55:17 新闻来源:当代佛教

五门禅概述
图片来源:资料图
 在达摩东渡之前,佛教在中国已经传布了三百多年,而禅经的翻译、禅学的弘传,已大为流行。其间所传禅法,以五门禅为主。五门禅,是为了断除人们内心的根本无明,消除散乱、贪欲和暴戾,创建和谐与旷达的人生观而设立的五种禅法。它又称为五观、五念、五停心、五度观门、五度门等。五门禅的内容,大致有两种说法:1.以不净观、慈悲观、因缘观、数息观、念佛观为五门禅,是鸠摩罗什译《坐禅三昧经》、昙摩蜜多译《五门禅经要用法》等的说法。2.以界分别观替代念佛观,成为五门禅法,是佛陀跋陀罗译《达摩多罗禅经》的说法。
  五门禅法的形成,大致与释迦的教法有关。佛陀曾经跟随阿罗逻等外道修学禅法,在他创立佛教禅学的过程中,适当吸收和改造外道的禅法,结合自己的证悟,终成独立的佛教禅学体系。佛陀发现,障碍我们完成人格的因素,是不识佛法的无明(愚痴)、无尽的贪婪(多欲)、恼害自他的嗔恨()、心浮气噪的散乱,克服这些因素的相应方法,即是五门禅法。如对欲望的对治,需不净观;对治嗔毒,需慈悲观;对治愚痴,需因缘观;对治散乱,需数息观;对治多罪和烦恼多的众生,需念佛观。
  关于五门禅法的渊源、流传情况等,此不述及,仅对此五种修行方法,作一简略的介绍。
  一、不净观
  不净观,又名不净想,是以观想自他身的不洁净,感悟人身空寂,四大无我,从而断除贪欲的禅法。众生生死轮回的根本,主要在淫欲的过患。故《坐禅三昧经》卷上说:“若多淫欲人,不净法门治。”《禅法要解》卷上列举了两种不净观法︰(1)取相观不净,即于尸林观死尸臭烂不净;(2)忆念观不净,虽眼不见死尸,但从师受法忆想分别,观自身中三十六物不净充满。两种不净观法,都能令人体悟到人身的无常、苦、空、无我,从而去除贪欲,住于清净的心境。
  对治淫欲的具体观法,应视众生贪著境界而定。《禅法要解》卷上说众生有六种欲及其对治法︰“众生有六种欲︰一者着色,二者着形容,三者着威仪,四者着言声,五者着细滑,六者着人相。着五种欲者令观恶厌不净,着人相者令观白骨人相。又观死尸若坏若不坏,观不坏断二种欲︰威仪、言声。观已坏悉断六种欲(大正15·286b)。”而《坐禅三昧经.第一治淫欲法门》中,谓众生有七种欲爱,其对治方法更有针对性:“多淫欲人有七种爱,或著好色,或著端正,或著仪容,或著音声,或著细滑,或著众生,或都爱著。若著好色,当习青瘀观法,黄赤不净色等,亦复如是;若著端正,当胀身散观法;若著仪容,娄观新死血流、涂骨观法;若著细滑,当习骨观,及乾枯病观法;若爱众生,当习六种观;若都爱著,一切遍观。”
  《坐禅三昧经》中将修行不净观分为三阶层,即初习行,已习行,久习行。此三由浅入深,先作破皮想,再观赤骨等,久久修习,则系心眉间等处,观骨的白光遍照,最终进入色界四禅的境界。
  若论不净观的修行过程,在鸠摩罗什所译的《禅秘要法经》中,最为具体详尽,此不赘述。
  二、慈悲观
  慈悲观,又名慈心观、慈愍观,是以对治嗔恚为主的修行方法。所谓慈能拔苦,悲能予乐,即是在内心中,生出无量的爱心和济渡之心,以消除无始以来的愤恨和嗔怒之心。
  《坐禅三昧经》中,具体修行步骤有三:一、慈及亲爱,是初行人的修行方法,即愿所有的六亲眷属,能得到种种的身心快乐;或将我所得到的乐事,都施与他们,令其免去饥寒等苦。二、慈及中人,是已习行的慈悲观法,即观想我所得到的种种身心快乐,施给与我关系一般的人,让他们得到无尽的快乐。三、慈及怨憎,慈是平等的,没有怨亲的差别,因此,观想让我的仇人也能得到慈悲的快乐的布施,才能真正地体现出佛教的慈悲精神。
  在《达摩多罗禅经》中,又把这三层次的慈悲观法扩展开来,分为上中下九个阶次,则显得更为详尽。然而,它是与四无量心(慈、悲、喜、舍)结合起来的修行方法,已有了大乘度世的广大情怀。
  法身之十力、四无所畏、大慈、大悲之善业,后复修诸法实相观。
  三、数息观
  数息观,又译阿那般那观、安那般那念、阿那波那、安般守意、安般念、安般;又称念出入息、念无所起、息念观、持息念、息念、数息。《俱舍论颂疏论本》卷二十二云(大正41·942a)︰“经言阿那阿波那念。阿那者,此云遣来,谓持息入,是引外风令入身义;阿波那者,此云遣去,谓持息出,是引内风令出身义。”《安般守意经》也持此说法,然竺法护译的《修行道地经》却持相反的意见,认为“出息为安,入息为般”。总之,它是以计算出息(呼气)或入息(吸气)之次数,令心摄于一境,以对治散乱的修持方法。
  修习数息观有六种方式,称为六息念或六妙门。即︰
  (1)数︰指专心数入、出息,入息结束为数一,出息结束为二,再入息为三,一直数到十,再从一开始循环不息,直到到集中思虑,使不散乱。
  (2)随︰又名随行、随顺、相随、随息。即随顺出入息,感受呼吸的长短、冷暖,不再数息的修法。
  (3)止︰又名止住、安。指系念唯在鼻端,或在眉间乃至足指,随所乐处,安止其心。
  (4)观︰又名观相、占相,此已正式进入观想、观察阶段。从观想出入息的生灭无常,进而观想五阴的生灭无常,以体悟人生的空寂。
  (5)转︰又名转还、还。即从对人生五阴等的粗略观察,引向更为深入的细致观察,转观身、受、心、法的四念住,进而观想四谛。
  (6)净︰又名清净、快净。是前五法的果,即通过对人身五阴观察,体悟人生的无常、苦、空、无我,感悟四谛之理,终而达到断除烦恼,究竟涅磐。
  《大安般守意经》卷上将前三相称为外,是禅观的准备阶段,后三相称为内是修行的中心阶段的目标。《法界次第初门》卷上〈六妙门〉条则名前三相为定,后三相为慧。另外,《修行道地经》卷五〈数息品〉将‘止’和‘观’合为止观,‘还’()和‘净’合为还净,认为唯有四事。
  在数息观的修行过程中,有十六个境界必须经过,此即十六胜行。十六胜行之说最早见于《阿含经》,其他经论亦有记载,然有关其内容细目、顺序及解释,诸经论颇有异说。今依《成实论》卷十四分述如下︰(1)念息短、(2)念息长、(3)念息遍身、(4)除身行、(5)觉喜、(6)觉乐、(7)觉心行、(8)除心行、(9)觉心、(10)令心喜、(11)令心摄、(12)令心解脱、(13)无常行、(14)断行、(15)离行、(16)灭行。
  《大乘义章》卷十六()谓此十六胜行中,初四者称为身念处,次四者称为受念处,再次四者称为心念处,末四者称为法念处。若依四禅加以分别,则觉喜与令心喜皆居初、二禅;无常行、断行、离行、灭行四者遍于诸禅。其余之息短在初禅;息长在二禅;遍身、觉乐、令心摄在三禅;除身、觉心、除心、令心定、令心脱在四禅。
  修习数息观,能断除六种思觉,即欲觉、嗔恚觉、烦恼觉、亲里觉、国土觉、不死觉。前三为粗思觉,后三为细思觉。而过生命的解脱,是它的最终目标。
  四、缘起观
  缘起观,又作因缘观、观缘观、缘性缘起观。即观察十二缘起的连环相续,而悟生死流转不息的道理,是对治众生愚痴烦恼的观法。
  《坐禅三昧经》在三个层次来讲述此观法,即初习行、已习行和久习行。初习行者,应先观察生缘老死、无明缘行,降伏散乱的意念,令不驰骋于外;已习行者,再进一步观察行缘识、识缘名色、名色缘六入、六入缘触、触缘受、受缘爱、爱缘取、取缘有,令心安住于如是思惟之中,不令散乱;若久习行者,必须更加深一步地思惟无明至老死的十二因缘。
  可以看出,为了去除无明的障碍,应从简明到复杂地观想,直到十二因缘遍观,或顺(流转门)或逆(还灭门),就达到了预期的目标,即无明的断除。
  在佛教的发展中,又有“三世两重因果”的因缘观法,但那已经是后来的学说了。
  五、念佛观
  念佛观,即一心观想释迦、弥陀等佛身之相好及功德等的禅法,能对治多罪及多种烦恼的过患。如《坐禅三昧经》卷上云:“治等分行,及重罪人,求索佛如是人等,当教一心念佛三昧。”
  如何观佛呢?《大智度论》卷二十一记载修习观佛之次第,谓初念佛之十号,次念佛三十二相、八十随形好及神通功德力,复念佛之戒、定、慧、解脱、解脱知见之五分法身,更念佛之一切智、一切智见、大慈、大悲、十力、四无所畏、四无碍智、十八不共法等。
  鸠摩罗什译的《思惟略要法》和《坐禅三昧经》载,观佛三昧之法,应先观佛的三十二相,次观佛的八十种好。所谓相,是佛陀的一些显著的特征,相,则是佛陀的一些微妙的特征。久久纯熟,则可见佛显现,如在目前。初见一佛二佛,乃至十方无量世界诸佛色身,为我解说佛法,解诸疑问。得佛念后,应念佛的功德法身和无量的智慧等。在观佛的过程中,诸有罪业,速得清净。
  以上介绍的五门禅,是属于小乘的禅法,尽管也搀杂了一些大乘的内容。在实际的禅法修行活动中,此五门禅法不是绝对的独立,而是可以相互交叉实践的。它们虽然不能导致生命的最终解脱,然其实用性却很强,能够解决人生中的许多的烦恼,因而受到了人们的普遍欢迎,并成为中国初期佛教的重要践行活动之一。
整理:中国当代佛教--禅宗

上一条新闻:禅宗的“不立文字”与“不离文字”下一条新闻:胡适和禅宗史研究

  赞助、流通、见闻、随喜者,及皆悉回向尽法界、虚空界一切众生,依佛菩萨威德力、弘法功德力,普愿消除一切罪障,福慧具足,常得安乐,无诸病苦。欲行恶法,皆悉不成。所修善业,皆速成就。关闭一切诸恶趣门,开示人天涅槃正路。家门清吉,身心安康,先亡祖妣,历劫怨亲,俱蒙佛慈,获本妙心。兵戈永息,礼让兴行,人民安乐,天下太平。四恩总报,三有齐资,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,生生世世永离恶道,离一切苦得究竟乐,得遇佛菩萨、正法、清净善知识,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,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。

免责声明:本网站为佛教网站,非赢利性网站,内容多转载自网络,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,请通知我们,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,谢谢合作!

网站所有文章、内容,转载,功德无量。(未经允许,禁止复制网站模板)

联系QQ:  站长信箱:zgddfj@163.com

[沪ICP备06053729号]

得雅他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惹杂萨目 嘎喋 梭哈